景觀雕塑屬于雕塑藝術的一種。主要使用于園林景觀或城市景觀等戶外景觀場所。
景觀雕塑區(qū)別于擺件類的雕塑,主要是形體相對較大,審美要求更偏向于公共審美觀,材質方面有更強的防風雨,防紫外線要求,主要采取銅、不銹鋼、玻璃鋼樹脂、天然石材等。
景觀雕塑從造型上主要分為寫實雕塑與抽象雕塑;寫實雕塑重點體現在形體逼真,抽象雕塑重點在誘人聯想
景觀雕塑是固定陳列在各個不同環(huán)境之中的,它限定了人們的觀賞條件。因此,一個景觀雕塑的觀賞效果必須事先做預測分析,特別是對其體量的大小、尺度研究,以及必要的透視變形和錯覺的校正。
人們較好的觀賞位置一般選擇處在觀察對像高度兩倍至三倍以遠的位置上比較適當,如果要求將對象看得細致些,那么人們前移的位置大致處在高度一倍距離。
座式
這是指景觀雕塑本身在與基座的高度比例基本采用與1:1的相近關系。這種比例是景觀雕塑古典時期主要樣式之一。這種比例能使景觀雕塑藝術形象表現得充分、得體。
座式基座過去多用古典式樣。中國古典的基座采用須彌座,各部的比例以及構成非常嚴密和莊重。中國農業(yè)展覽館前廣場雕塑群基座彩簡化的古典須彌座,但這種基座形式在現代景觀雕塑基座中應用越來越少。武漢東湖的屈原紀念碑的基座設計采用了比較簡潔的構圖手法,形似寶瓶并在基座中央設計一個云紋浮雕,含蓄地表現了屈原的“天問”意境。
雕塑,指為美化環(huán)境或用于紀念意義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觀賞物和紀念物。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一種。
又稱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chuàng)制方法的總稱。指用各種可塑材料(如石膏、樹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質材料(如木材、石頭、金屬、玉塊、瑪瑙、鋁、玻璃鋼、砂巖、銅等),創(chuàng)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借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通過雕、刻減少可雕性物質材料,塑則通過堆增可塑物質性材料來達到藝術創(chuàng)造的目的。